新華社臺北11月21日電? 題:臺灣大學哲學教授苑舉正:“我是百分之一百的中國人”
新華社記者劉斐、石龍洪
他是生于臺灣長于臺灣的“山東人”,從不諱言自己“百分之一百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課堂上聽聞有學生來自大陸便直抒胸臆:“感動得不得了!”
他是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擁有數十萬“粉絲”,致力用“活的哲學”講好大陸民主故事。
他是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在上課(10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斐 攝
“我是中國人”
“我的國家認同完完全全,很自然,我是百分之一百的中國人。”1960年生于臺北的苑舉正受家庭熏陶,從小吃面食、說山東話。
他的父母上世紀40年代從山東來臺,由于眷戀故鄉(xiāng),始終以家鄉(xiāng)的方式在寶島生活。小時候,母親常繪聲繪色講老家的各種故事給他聽,父親還會不時用鄉(xiāng)音念叨“咱將來得回家”。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在比利時留學的苑舉正第一次陪父親踏上期盼已久的“回家路”,擁有了第一次的“奔赴”祖國大陸的體驗。
為他們辦手續(xù)的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工作人員恰是同鄉(xiāng),問:“伯伯,你多久沒回家咧?”
“40年。”父親答完,一聲嘆息。
彼時大陸改革開放后不久,苑舉正在山東農村老家看到的是:“睡覺的隔壁就是牛棚,找不到廁所。”30多年后再回故鄉(xiāng),苑舉正看到親戚住上了好幾層的“小別墅”,開上了小汽車,直呼“變化太大”。
苑舉正說,從留學時交往的大陸同學身上感到,從大陸改革開放后的發(fā)展看到,我們國家求真務實,找準了正確前進方向。“中國是有前途的,那么我為啥不做個有前途的中國人!”
“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是苑舉正那代臺灣人中小學作業(yè)本上的標語,也成為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聲音。
今年海峽論壇上,苑舉正關于家族故事的演講感動了千萬人。“在大陸,我看到光與希望。”
島內有人給他貼上“墨藍”的標簽,但他更愿意稱自己是“紅統”。
“紅,是社會平等、共同富裕;統,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苑舉正解釋說,自己主張建立一個良序、平等的社會,而父母顛沛流離的經歷讓他特別珍視和平、期盼統一。
“哲學有趣又有用”
苑舉正有“西方”的一面,講授斯多葛學派、懷疑論,譯盧梭著作,寫思考西方哲學的書;他又有“東方”的一面,按輩分取名“舉正”,因“正”表字“子端”,常用一方篆刻姓名石印。
“我們家來自孔孟之鄉(xiāng),非常重視教育。”苑舉正說,父母覺得有天生的義務,一定要讓孩子讀書,并把讀書的自主權交給孩子。
苑舉正選擇哲學作為一生志業(yè)時,母親問:“為什么?”
“喜歡讀厚重的書,讀了后能從繁到簡地講出道理。我適合讀這個。”苑舉正說。
從學哲學到教哲學,苑舉正的哲學路走了40年。哲學于他而言,不止是“求知的熱情”,更多是“命運的必然”。他認為,“讓人覺得哲學不難”是自己作為哲學教育者的責任,“讓人覺得哲學有趣又有用”則是他的目標。
“儒學是講求務實的哲學,強調實事求是。”自幼受儒家觀念熏陶的他說,從“未知生,焉知死”“圣之時者也”等可以看出,儒學不倡清談,而注重當下事和與時俱進。
課堂上,苑舉正常以生活經驗和時事熱點舉例,如蘇格拉底所謂的“知識的產婆”,在與學生的問答中“催生”理性思考與分析。
“我最希望教給學生的是哲學概念,可以應用于生活中出現的一切事物。”他說,哲學最大特色是思考靠理性,而哲學之用在于回答所有人想知道答案的三大問題:存在、道德、生命。“在儒家影響下,立志做讀書人是達到有意義人生的最佳途徑。”
苑舉正考慮將來開一門中西方哲學匯通的課,比較分析斯多葛哲學和儒釋道。“用我們中國的傳統觀念解釋斯多葛哲學,學生會比較容易接受和產生共鳴。”例如,斯多葛哲學主張每天審視自己的進步,而儒家則“吾日三省吾身”,這之間就有了共通性。
“講好中國民主故事”
一盞補光燈45度斜照向整潔的辦公桌,后面貼墻立著滿是書籍的兩個柜子。苑舉正在他臺大辦公室的這一方空間里錄制了大量視頻,闡述對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領域話題的看法。
苑舉正的視頻僅在B站平臺上就收獲了逾60萬“粉絲”和近4000萬次播放量。他通過彈幕和評論,看到大陸網絡討論的積極向上,也從中感到哲學是活的學問。
一次,苑舉正在互動中問網友希望他講什么?有網友答:“中國的民主故事。”
“受到很大啟發(fā)”的苑舉正越來越發(fā)現,西方價值敘事中的核心——“民主”,是在確保西方優(yōu)勢地位前提下被確立的。然而,當“中國式民主”這個選項出現后,西方的“民主”相形之下僅僅剩下些口惠而實不至的口號。
在苑舉正看來,“標準答案”在哲學中是不存在的,因為思想是動態(tài)的、辯證的、連續(xù)的。把西方社會的變化、西式“民主”的現實放在動態(tài)框架中思考,就會發(fā)現在投票“民主”政治中,人民把票投下去的那一刻起就失去了權利。
“大陸提出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強調的是民主制度發(fā)展要以民心所向為念。”他肯定道。在大陸看到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苑舉正深深認同“首要的是富強”。
抗戰(zhàn)期間,苑舉正的父親曾在天津被日本侵略者打過一記耳光,這讓父親屈辱難忍。“現在,中國人在自己土地上受欺辱的情況還會有么?”苑舉正說,只有國家獨立富強了才有談民主的可能,而保衛(wèi)家國平安、改善自然環(huán)境、提高生活質量等都是人民所需,“這些辦到了,就是民主”。
苑舉正在網絡平臺上積極更新內容,也常在島內參加政論節(jié)目,于唇槍舌劍中激濁揚清,分辨是非善惡,駁斥別有用心者對大陸的抹黑。他說,除了在課堂上扮演好教師的角色,還要在網絡空間扮演好“網紅”的角色,因為“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是應盡的責任”。
“今天有能力站在公眾面前講話,就要說出自己心中所想。”苑舉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