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中國記者節(jié)
從新中國回歸奧林匹克大家庭
到我們成功舉辦夏奧會、冬奧會
從祖國各地到世界舞臺
很多經(jīng)典瞬間、歷史時刻
都有中國體育記者的身影
↑奔赴現(xiàn)場的體育記者
↑2016年里約奧運會現(xiàn)場
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
體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中國體育報道
也逐漸在世界舞臺占據(jù)重要位置
2019年新華社成為
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國際通訊社
在奧運會這個全人類矚目的盛大舞臺上
中國體育記者
用自己的視角與聲音
向全世界
展示賽場內(nèi)外的動人時刻
而這一切
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接下來
讓我們一起看看
幾十年來
中國體育記者
是如何記錄奧林匹克的
1980年
中國體育代表團
參加了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的
第十三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歷史上
第一次參加冬季奧運會
四年之后的洛杉磯奧運會
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金
1992年
鄧亞萍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
奪得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
這些顏色并不鮮艷
畫質(zhì)也并不細膩的照片
來自當時的中國體育記者
在沒有智能手機
電腦并不普及的年代
他們依靠紙筆、膠片相機
文傳機這些報道家當
依靠電話線傳稿
記錄下一個個歷史瞬間
設(shè)置一個小房間
做照片沖洗暗房
顯影、定影的溫度高低
全憑手測
珍貴的老式發(fā)稿電腦
則由技術(shù)人員負責錄入、編簽
打字在那時是個
“專業(yè)工種”
記者江紅回憶道
“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
當時我們還沒有可以打字的電腦
發(fā)稿時要先拿筆寫在紙上
用文傳機傳到北京
當我提著一個很笨重的傳真機
走進賽場的時候
坐在我邊上的外國記者嘲笑我
‘什么年代了,你還拿這么個笨重的家伙’
我當時心里真的很難過”
↑1994年廣島亞運會
新華社記者江紅
第一次使用筆記本電腦
進行現(xiàn)場報道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全球技術(shù)進步
數(shù)碼相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設(shè)備的出現(xiàn)
改變了記者的工作方式
他們可以隨拍隨傳、隨寫隨發(fā)
北京冬奧會
云轉(zhuǎn)播平臺、異地同屏等技術(shù)
更是極大豐富了報道形式
發(fā)稿過程變得簡單了
但新聞報道的速度、深度與廣度
依舊是體育記者們的追求
在全媒體時代
“上天入地”
對體育記者來說仍是常事
記者王沁鷗說
“要適應在路上的工作和生活
精神上、身體上,都要適應
2020年我們在珠峰大本營
5200米的海拔駐扎了50天
其中大概30天在睡帳篷
另外20天睡在當?shù)?/span>
藏族老鄉(xiāng)家的藏式沙發(fā)上”
↑記者王沁鷗在珠峰報道
攝影記者丁旭說
“水下攝影因為需要潛水
所以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有一次在全運會上
潛水的時候我因為感冒
耳壓平衡不太好
從水底上升時就出現(xiàn)了失衡的情況
現(xiàn)場也沒有別的人在
從那之后自己每次都提了一根弦”
↑記者丁旭在水下攝影
以冬奧會報道為例
由于一些雪上賽事采訪的位置
依靠纜車或者徒步難以到達
“滑雪記者”成了新工種
為了做好報道
他們甚至需要掌握高山滑雪技能
在“冰狀雪”上自如行動
為此“滑雪小白”們從初級道學起
經(jīng)歷無數(shù)次跌倒
最終達到背著沉重設(shè)備
從山頂滑到指定采訪位置的水平
↑北京冬奧會“滑雪記者”培訓
↑新華社攝影記者在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賽道上
高山、水底、城市、郊野……
都有體育記者們的足跡
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風雪里穿行
在烈日酷暑下奔波于場館間
就是為了留下一個個珍貴瞬間
就是這樣
通過一代代體育記者的努力
中國體育報道從無到有
不斷邁上新臺階
體育報道與奧林匹克運動一樣
永遠追求著突破與極限
我們期待著下一場比賽的精彩
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祝福這些記錄者
節(jié)日快樂!
記者:王君寶
除受訪者提供圖片外
其他圖片由夏道陵、官天一、馬占成、蘭紅光、郭大岳、趙迎新、丁旭、曹燦拍攝
編輯:高萌、王沁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