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教科书诠释为何“话剧姓话”-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0/22 10:59:02
来源:文汇报

舞台教科书诠释为何“话剧姓话”

字体:

  北京人艺话剧《哗变》改编自普利策奖获奖小说,全男班的“和尚戏”,没有复杂的舞台调度,全凭“话剧姓话”的语言功夫再次俘获人心。记者 叶辰亮摄

  1988年,北京人艺话剧《哗变》首演,并来沪演出。36年,那声海上鸣笛再度响于申城,曾经一同赴沪的青年演员早已是顶梁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告诉记者,如今《哗变》舞台上,第二代演员比当年第一代年龄还要大,“此番来沪,是两代演员在同一个剧目中的历史对话”。

  经典话剧《哗变》亮相上音歌剧院,这是北京人艺驻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第二场剧目。而这距离2006年第二代演员接手复排版《哗变》,已有18年。这场改编自普利策奖获奖小说的外国戏,这场全男班的“和尚戏”,没有复杂的舞台调度,全凭“话剧姓话”的语言功夫再次俘获人心。

  了一个心愿:北京人艺“五虎”齐聚

  大幕拉开,军事法庭的灯光次第亮起,两个半小时内,一场美国海军舰艇的“哗变”,一次军事审判的“哗变”,探讨着战争这一复杂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人艺推出多场西方大戏,这部《哗变》也在其中。1988年,《哗变》经英若诚翻译,由导演过该剧的美国演员查尔顿·赫斯顿来华执导,朱旭、任宝贤、修宗迪、李光复等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出演。2006年,该剧复排并由第二代演员接棒。冯远征说:“《哗变》是北京人艺外国戏的保留剧目,这部戏走到今天,是因为它够经典。不光是我们这一代,很快会有第三代演员把它传承下去。”

  从《哗变》诞生之日起,业界便认为这是一部彰显“话剧姓话”本色的教科书。简单的舞台调度,清一色的男角与军装,相对固定的舞台位置,“倒插笔”的叙事方式,全靠语言彰显人物与戏剧的内涵。舞台中央一把审判椅,无论是担任海军要职的上校还是粗犷的三等兵,坐上去就“说话”,不断经受法律的“审判”。“场上只有法庭,但要让观众从法庭的戏里感受法庭之外,这极其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夫,也是这台话剧的魅力之一。”主演王刚说。

  作为场上唯二可以不断走动的角色,律师与检察官的位移不断激发舞台中的新张力。直率而鲁莽的军舰执行官玛瑞克坐上审判椅后并不自信,频频望向自己的律师格林沃,而负责盘问的检察官查理故意用身体挡住他的视线,呈现军事法庭间的博弈,这是饰演检察官的王刚与饰演军舰执行官的王雷碰戏碰出来的“小设计”。在这个以静置为主导的舞台上,每一处位移以及演员的动作处理,皆是对话剧逻辑的补充。

  北京人艺85班的冯远征、吴刚、王刚于2006年率先加入《哗变》,而后丁志诚、高冬平跟三位同窗相聚此剧,便有了北京人艺“五虎”齐聚《哗变》的美谈。冯远征告诉记者,“很多剧院的人说,这是‘一个根儿长起来了’。这次也是了一个心愿,36年前来上海,我们班都是人艺的青年演员,演一些小角色,跑一些龙套,如今再来,真是非常感慨。”

  “上海的观众懂戏,我们演得更起劲儿”

  青年演员的成长在被戏迷不断见证,戏中的执行官玛瑞克与律师格林沃常坐在被告席后,这个“木质小桌”,青年演员王雷与吴刚坐了18年。王雷23岁初入北京人艺,便加入了2006版《哗变》,他告诉记者:“这个角色比23岁的我成熟得多,我一直在台上看着哥哥们表演,在排练厅看前辈们创作,这对我就是特别好的学习与打磨。我演了18年,很多观众也看了18年,相信他们会看到我们的进步。”

  北京人艺驻演上海的“头炮”《茶馆》刚结束,演员高冬平感叹“上海的观众懂戏,虽然是京味戏,但很多北京观众没反应的地方,上海观众给出了反馈”。《茶馆》第一幕,刘麻子卖康顺子骗了庞太监200两银子,“庞太监一句‘一个乡下丫头,要二百两银子?’上海观众的反应很强烈,这让我在上海的舞台上演得很过瘾。”

  上海观众与戏剧同频共振,并不是偶然。2012年,北京人艺携五台新创剧目《知己》《原野》《窝头会馆》《我爱桃花》《关系》来沪,王雷在《知己》中饰演纳兰性德,当他在台上诵读起顾贞观所作的《金缕曲》时,平时不太有掌声的地方,他发觉上海大剧院的观众“起掌了”。“当时不觉一晃范儿,差点忘了下面是什么词。”王雷说,“那时我就觉得上海的观众在跟演员共同呼吸,共同完成一场演出。”

  1988年至今,北京人艺来沪三次,演员丁志诚也来了三次,“年轻来过,中年来过,现在老年又来了”。多位演员在采访时表示,2024年上海的观众席里也许坐着看过1988年演出的观众。如今,年轻的演员与观众们正在准备接棒,在上海的见证下,那些“压箱底儿的戏”正在代际传承中继续前行。(见习记者 孙彦扬)

【纠错】 【责任编辑: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