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融合试点落地 步入规范化快车道-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1/02 17:25:31
来源:新华网

红色旅游融合试点落地 步入规范化快车道

字体:

  2024年,我国红色旅游市场持续繁荣,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去纪念馆、革命旧址,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印记,一大批红色景区、红色演艺、红色文创项目爆火出圈,成为人民群众文旅消费的新时尚和新热潮。新兴红色旅游目的地快速涌现,建设加速从“高峰式”发展向更加均衡的“高原式”发展转变。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红色基因、丰富文旅市场供给、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8月30日,观众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一是新兴目的地“快速崛起”,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著名红色旅游区热度不减,临沂、嘉兴、于都、新县等新兴红色旅游目的地发展迅速,多地红色旅游受到游客“热捧”,接待规模和综合收入大幅增长。除了传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持续升温,一批以大国重器为代表的当代红色旅游景区,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感受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全国红色旅游格局正在从“高峰式”发展向更加均衡的“高原式”发展转变。清明节假期,浙江嘉兴红色旅游成为爆款,南湖景区峰值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143.71%。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上半年接待游客83.33万人次,进入暑期后,天文小镇接待研学游客7.64万人次。港珠澳大桥也在暑期迎来了客流高峰,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8万人次。

  二是融合发展“推陈出新”,产业活力日益增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试点单位建设为引领,各地积极适应大众旅游时代新形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深挖潜力、释放价值,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数字科技、教育培训、研学旅行、文化演艺、休闲康养、军事体验、非遗项目等相融合,涌现出一批具有市场口碑和示范效应的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推动红色旅游产品供给提档升级,成为多地文旅市场的主要吸引力和重要入口,为文旅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井冈山、红安、新县等地红色旅游在全部游客中占比均在70%以上。山东临沂推出的大型沉浸式体验项目《跟着团长打县城》持续火爆,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并引发网络讨论热潮,成为红色演艺精品IP,实现“观瞻讲解+小戏小剧(微短剧)+红色演艺+沉浸体验”综合业态提升。贵州以长征为主题,集文化、旅游、科技于一体打造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红飘带”,运营一年演出超8300场,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红色文旅项目的新亮点。陕西延安打造了“4+N”的演艺矩阵,年收入达3800万元,推出“红色记忆餐厅”“革命驿站”等一系列红色主题餐饮品牌和特色住宿品牌,构建起了“商旅文娱体”深度融合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是红色旅游“备受瞩目”,社会影响持续扩大。红色旅游发展始终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都将红色旅游作为重要内容,从资金、用地、交通、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给予保障,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法》提出“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实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行业标准,联合国铁集团全年发送红色旅游专列643趟,组织游客40余万人次。江西印发《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4—2028年)》,明确建成全国红色旅游首选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四川、山东、云南、贵州等地利用红色资源,推出红色展览、红色研学、红色文艺展演等一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极大丰富了红色旅游供给,扩大了吸引力和影响力,使红色旅游多次冲上“热搜”,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2025年,随着第一批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告一段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行业标准落地实施,融合发展区建设将“有据可依”,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各地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品牌。红色旅游将由以景点为主要吸引物的发展阶段,逐渐向综合型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最终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作者:王占龙,新时代文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以上报告由新华网文化产业研究院与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联合发布

【纠错】 【责任编辑:杨阳 王碧姣】